小一升學「愉快學習」? 本地學校與國際學校的比較
小一統一派位放榜在即,但近年不少家長都希望將子女轉送到國際學校,希望能夠擺脫本港的教育制度,使子女愉快學習。然而,兩者的教育系統截然不同,家長要了解箇中之處,絕非一時三刻就能夠完全掌握。或許不少家長心中存在不少疑問,究竟本地學校與國際學校的比較,家長點樣揀?
假如家長真的有興趣讓子女入讀國際學校,我覺得家長首先要了解本地學校及國際學校之間差異,國際校的教育模式較自由,小學零考試,採持續性評估。
而本地小學則較有課程系統,用密集式功課、習作、測驗和考試,來打穩小學學術根基,兩者皆各有特點。
如家長希望安排子女早於於幼稚園及初小入讀國際學校,以英語作為學習語言,但須留意子女的中文水平與本地學校比較會偏落後,因他們在國際學校缺乏了本地學校日常學習中文的語境。大部分國際學校普遍每周只有三堂中文課,也沒有太多功課測驗作文,所以缺乏練習。如果家長希望子女有比較紮實的中文基礎,可考慮安排於子女在高小階段才轉入國際學校,因為他們在本地教育系統中,已擁有一定的學術如中文及數學基礎。
中文能力在今日的世界是不可忽視的,打穩中文根基的另一途徑是,家長可選擇一些標榜雙語,重視中文學習的國際學校、直資學校或私立學校,如弘立書院、及新成立的晉德學校。位於銅鑼灣加路連山道的私立學校晉德學校,與國際學校「愉快學習」模式一樣,零考試,採持續性評估。該校以英語和普通話教學,兩者的比例約為六比四,中文科以普通話教學外,每年的綜合探索科內,也會有兩個單元以中文學習,音樂、體育和藝術也有單元用中文學習,例如武術、中國書畫、中樂等。綜合探索科以中文教的單元,主要是人文學,英文單元則是科學;另外,數學以全英文教授。
晉德小學校長羅美寶女士,曾是弘立書院及香港浸會大學附屬學校王錦輝中小學的校長,曾在加拿大國際學校任教,教育經驗豐富。對新手爸媽來説,何謂真正的愉快學習及家長培育孩子的方法?羅校長指每位孩子都擁有其獨特的才能,家長在子女年幼時,應盡量讓他們廣泛地涉獵不同的興趣。她舉例指,曾經一名就讀三年班,IQ達一百四十的學生,其數學成績一直十分優異,有次他參與了一套音樂劇,自此發現他原來亦很有戲劇天份及對它有濃厚興趣,「讓子女從小發掘他們的興趣,畢竟只有對事物產生興趣,才有學習的動力。」坊間有「愉快學
習」之說法,羅校長認為最重要是了解每位學生不同的學習風格(learning style),「學習內容可以改變,例如有人傾向以視覺學習;也有人從互動中更能加深學習效能。」
羅校長認為,成長的環境對孩子學習有很大的影響,所以家長須做好身教的角色,「例如父母要求子女閱讀時,若他們本身已擁有閱讀的習慣,孩子在家裡都能找到感興趣的圖書,又會定期與子女到圖書館,在耳濡目染下,子女便能培養出喜愛閱讀的良好習慣。」另外,羅校長又指家長應是孩子們的促進者(facilitator),而非決策者(decision maker),「讓子女從學習體驗中找到自己的興趣,家長可從旁給予鼓勵及支持。」
如想獲得更多入讀國際學校的資訊,請參加「在香港入讀國際學校——小一升學準備/新書簡介講座」,活動將於5月25日(星期六)下午2時30分至下午4時,假銅鑼灣富豪香港酒店Basement 1蒙納哥廳舉行。屆時,我會主講「小一升學——國際學校的迷思」及大會邀得晉德學校校長羅美寶女士講解「愉快學習——由家長明白子女的學習特質開始。」同場更可以用優惠價購買《在香港入讀國際學校全攻略》。想知更多關於講座的詳情,以及登記免費入場,請瀏覽:www.eduplus.hk/iss1
陳筱芬教育博士
星島求職廣場出版人及行政總裁
電郵:[email protected]
從小在英國寄宿中學開始,在英國倫敦生活了15年,對當地生活和地區非常熟悉。陳博士就讀優質海外學府,畢業於英國倫敦大學英皇學院科學學士、帝國學院大學科學碩士,布里斯託大學教育行政管理和政策研究博士。她對本地和海外升學出路瞭如指掌,廣受家長和留學生歡迎。